馬術在線 首頁 馬術雜志 看點/視野 查看內容

第一次試騎溫血馬的感受

2011-6-7 08:45|來自: 《馬術》2006年首卷

摘要: 或許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:馬分那么多種,都是做什么用的呢?彪悍的蒙古馬適合騎兵長途奔襲打仗;熱血上頭的純血馬天生就適合速度賽;而穩(wěn)定的溫血馬則是我們在學習馬場馬術中障礙和舞步的好伙伴。分得不太細,只是 ...
或許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:馬分那么多種,都是做什么用的呢?

彪悍的蒙古馬適合騎兵長途奔襲打仗;
熱血上頭的純血馬天生就適合速度賽;
而穩(wěn)定的溫血馬則是我們在學習馬場馬術中障礙和舞步的好伙伴。

分得不太細,只是用大家約定的方法稱呼這幾種國內常見到的馬種。因條件有限,一般馬場里能用調教的穩(wěn)定的純血馬給上課就已經很好了。因為很多時候只騎國產馬練馬場馬術,有些感覺是找不出來的。

有的時候看到有些朋友常會爭論什么馬孰優(yōu)孰劣,其實我想說:沒有不好的馬,只有不適合的馬。馬永遠都是人類的好朋友,它用自己的各種能力來盡心盡力地滿足人們對它的要求,是世界上最可愛最善良的生靈。

第一匹叫BOY的、17歲多的一個老溫血,看上去個頭不高但很壯實。我從來沒有騎過歐洲溫血馬,上去之前還很謹慎地問:它會不會因為我什么地萬做的不對就像純血馬那樣“嗵”的“發(fā)射”出去。結果被否定后,教練還遞給了我一根120厘米的鞭子。剛上去之后,我用習慣了騎純血的腿輕輕地壓了壓,沒反應;再加點力并加上口令輔助,它甩了甩尾巴顛了一下立刻就換成了慢步,嘿,我這暴脾氣,于是我用上騎哈雷的方法,持續(xù)地用小腿給輔助,加上更果斷的嘖嘖聲,終于開始TROT啦,第一感覺就像一艘大船起航了。立刻輕快步跟上,剛適應了輕快步的幅度,就發(fā)現還落反腿了。顛一下換過來,它就像一個充滿氣的橡皮球。我還沒能力讓它做特別好的腰背工作就已經感覺這么忽悠忽悠的了,邊做邊想,真是感覺到書里常說的:輕快步的RISING,是靠馬把人向前輕輕拋離馬鞍的,這個BOY拋的力度是挺特別的,讓我一下就想起了這句話??觳經]做,因為它的腰不太好,我在這么大幅度的馬上的快步,沒把握能做好,怕砸到它的老腰,就沒有做。直接做發(fā)勁跑步,把馬頭拉向一點內方,外方靠住內方腿一頂,跑起來嘍!它真聰明啊……估計一拉成內方就知道這上面的人要做什么了。因為我常犯的錯誤是一頂內方腿的同時身體就輕輕前傾一下,教練說了好多遍我都改不了。這樣做,有的馬就會迷惑而做成快步,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坐回來等著它。跑步了幾圈,丟蹬的毛病好像好點了,不過還是肩很緊張,不由自主地用力。

只騎了20分鐘就滿頭大汗,昨天打圈跑步的腿還酸呢,我就下來了。換上一匹更高的大溫血,騎手讓我試試,馬背比我的頭頂還高。教練估計常托男生,力氣夠大,托小腿躥上去后,差點給我送到對面地上。這個家伙名字很奇怪,我完全不記得了,感覺像德語。它比BOY要輕很多,輕快步和快步幅度都要小一些,而且我剛開始做輕快步時,因為前面有個馬,它竟然越來越快而且越用韁越快,它用力要韁。教練說不可以只用韁讓它變慢,要用騎坐帶住,幸虧小宇給我上過無韁只用騎坐帶停馬匹的課,所以還堅持了幾步給它帶慢了,重新開始做穩(wěn)定的輕快步。做快步的時候,腰的幅度要大很多,因為馬體太寬,下馬后腿就會成羅圈狀。

第二天我還想去……

AK47的騎馬簡歷

1998年大學時和同學一起在當時的壩上第一次騎馬,穿涼鞋戴涼帽,手捏簡易馬鞍,前用角鐵焊的鐵圈,絲毫不會駕御馬匹,被戀家的馬兒帶回和肥豬同住的馬圈,等待牧民解救,其苦萬狀……

2002年我參加了某場組織野騎的活動,雖然不是從馬場開始上馬,但開始喜歡上了這種運動。那年年底就買了第一匹馬,據說它曾經是影視用的馬,寄養(yǎng)在太師莊,基本上每個禮拜都會去騎上半天。馬很溫順,調教得很適合野外騎乘,所以從來沒有墜馬的歷史,因此我很是認為自己騎的不錯……

騎啊騎……近幾年中基本所有的業(yè)余愛好都是以騎馬為主,游樂為輔,慢慢覺得老這么野騎下去也沒什么意思。在野外該會的也都會了,什么烈馬,公馬也都騎得老實伏帖,下一步該怎么辦呢?零星跟著內蒙隊的專業(yè)隊員上過幾節(jié)課,但不連貫也不夠系統(tǒng)。

就這么想著騎著,一晃就到了2005年。想了想還是去上課接受正規(guī)教育吧,學些正規(guī)的馬場馬術吧,這樣才會有難度和挑戰(zhàn)??疾炝撕芏嘟嫉木銟凡?,感覺還是天星最適合我,采用比較穩(wěn)定的純血馬匹上課。教練以及管理都比較好,氣氛也很愉悅,最重要的是離我家很近,教練是袁曉江。

2006年上半年,內蒙隊的教練員兼運動員呼和來北京發(fā)展,暫時在國發(fā)馬術俱樂部執(zhí)教,朋友介紹后跟著上課學習,體會到了什么是專業(yè)系統(tǒng)的基礎訓練,雖然很累,但進步很快。現在,呼和教練受聘西塢離開了國發(fā)。我依然認為跟隨呼和上課的日子,是最艱苦也最快樂的。

©2011-2025  馬術在線 (京ICP備11042383號-3)     E-mail:horsemanship@vip.sina.com

返回頂部